青铜文化是人类文明发展到一定阶段的物,我大件青铜器在夏代晚期考古学文化的二里头时期开始出现,到商代前期二里岗时期和商代后期殷墟文化时期,出现了大量气势恢宏纹饰繁缛的呈组合的青铜器。进入西时期,出现了一批具有长篇铭记历史事件文字的青铜器,这是青铜文化的两个特有现象。青铜器的制造和发展,历代绵延不断,但对社会生活生较大影响的是在先秦时代。
十二生肖镜
隋,直径13.65厘米
镜圆钮,钮座围饰连珠纹。内区饰缠枝纹,外区饰十二生肖,以双线相隔。素缘。
双兔车軎音卫,西,高8.8厘米,宽15.6厘米。 双兔立于軎筒之上,两兔反向,臀部相连,俯首曲腿,圆目,长耳,圆腹,腹空,腹外饰云纹。軎筒两端的口径粗细不等,筒部横向有一圆孔。 车軎是古代车上的重要部件,軎位于两个车轮的外侧,用于固定车轮,将軎套于轴的最外端,防止轮子脱落。双兔车軎铸造精良,造型生动活泼,兔的形象写实,在西车饰十分罕见。
兽面纹簋,商代。
父丁尊,商代。
史鼎,商,通高18厘米,宽15.5厘米。
兽面纹鼎
兽面纹鼎,通高21厘米,宽18.3厘米,重1.04kg。
鼎圆体,深腹,薄壁,口沿外折,口沿上有双立耳。腹下三扁足,足作夔形,首朝上,尾部作支点。颈部饰兽面纹,无地纹。
鼎是青铜礼器最重要的一类器物,自考古学上的二里头文化时期开始出现,一直沿用至明清时代,是青铜器流行时间最长的器物。
兽面纹觚
兽面纹觚,通高15.1厘米,宽10.7厘米,重0.37kg。
觚体圆,喇叭形状,侈口,束腰,圈足。腰饰兽面纹,无地纹,上饰弦纹二道,下饰弦纹三道。
兽面纹觚形体较,纹饰简单,颈部较短,口沿向外伸张不大,这些都是商代前期青铜觚的特点。
网纹斝,通高25.8厘米,宽17.1厘米,重0.93kg。 斝圆体,侈口,口上有二柱,口内侧有一圈唇边,束腰,此腹上有一素鋬,腹下有三锥足,足空。腹饰网纹,网纹饰乳钉纹。 此网纹斝形制较为原始,纹饰铸造工艺均很粗糙,器壁很薄,具有商代前期的风格。 此网纹斝收购于1957年。
兽面纹斝
兽面纹斝,商早期,高25厘米,口径18厘米。
此斝颈口侈大,口沿处有两根立柱,立柱顶端饰火纹,颈腹分段,颈部下端环饰兽面纹,腹部呈圆弧状鼓出,弧形单柄,底,三角形锥状三足。
此件器物具有商早期的明显特征立柱为不甚发达的菌形立柱,而商代晚期的斝,其立柱则日见发达和突出。立柱顶端所饰火纹旧称涡纹是太阳的标志,其形状为圆形,间略突起,边有旋转的弧线环绕。早期的火纹主要出现在铜斝上,二里头文化时期的斝已饰有火纹,到了商代早期,火纹普遍出现在斝的立柱和腹部,而商代晚期,火纹逐渐从斝转移至鼎簋之类器物上。
斝是体形容量最大的饮酒器,礼·考工记·梓人贾公颜疏引韩诗说云爵一升,觚二升,觯三升,角四升,散斝五升。斝在等级上则比较低,礼记·礼器上说尊者献以爵,卑者献以散斝。现在通称为斝的青铜器,名称是宋人所定,始见于博古图录。
关于斝的用途,有种说法认为它是温酒用具,但在礼制方面,据礼记左传等书所载,斝主要是用行祼礼的酒器。
弦纹盉,通高21.2厘米,宽14.7厘米,重1.36kg。 盉上部为半圆形,顶部有一倾斜的管状流,流的根部有一桃形口,口上有唇边,腹部整体作三个袋状尖足,有一素鋬,颈部有一窄沿,下饰弦纹三道。 此弦纹盉形状较原始,其设计铸造水均不高,具有商代早期青铜器的特征。
兽面纹方壶,通高28.1厘米,宽13.8厘米,口径10.4×7.3厘米,重1.38kg。 壶体扁方,直颈,直口,颈两侧各有一环耳,长方圈足,足上有四个方穿孔。颈部饰弦纹二道,肩足各饰目雷纹一圈,腹饰兽面纹,上方饰目雷纹一圈。
兽面纹爵,通高16.1厘米,宽14.8厘米,重0.24kg。1956年收购,是故宫博物现藏青铜器时代最早的器物之一。 爵椭圆体,口内侧有一圈唇边,长流,短尾,流口上有二柱,束腰,腰下有一圈凸起的宽带,底,底下有三锥足。腹饰兽面纹,无地纹。 商代前期的爵型制淳朴,纹饰简单,铸造粗糙,是青铜器初级阶段。
图片源于网络故宫博物等;文章内容参考自网络书籍;若有侵权,请告知,我们将尽快删除。